一周之前,海南文昌东郊镇政府收到了村民赠送的“村民心中最不作为奖”锦旗;紧随其后,开封市纠风办就收到了民众颁发的“年度最差办事奖”。这种带有行为艺术性质的颁奖活动,用反讽的形式表达出人们对一些政府机构办事拖沓的愤怒。名为“锦旗”和“奖状”,实则是一记耳光,如果当事部门还感觉不到刺痛,只能用麻木一词形容了。
具有讽刺意味的是,最应看重窗口形象的开封市纠风办,却得到了一张批评其工作作风的奖状。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,纠风办尚且如此,其他部门又将如何?
锦旗和奖状送出后,果然有效果,东郊镇政府把锦旗挂在了办公室,开封市纠风办处理了当事官员。这无形当中会鼓励更多的人效仿,以后或会在媒体监督、网络监督之外,催生一种新的监督方式:奖状监督。办事机构不办事,一纸奖状送上门,怕丢脸的,就赶快提高效率,改变作风。
但从长久看,奖状监督不值得提倡和鼓励。这是因为,奖状监督其实还是依附在媒体监督上的。一旦这种行为失去了其作为新闻的新鲜感,办事机构也就相应失去了对奖状的敬畏感。表面上看,奖状的确起到了鞭策的作用,但从根本上,并不能解决办事机构的拖沓病和官僚病。当送批评式的锦旗和奖状蔚然成风,颁奖者的吁求得不到回应时,更容易激发矛盾。
当人们重拾送锦旗传统,并开创性地做出颁奖状的举动,相关文字却是辛辣的批评时,一些政府部门和办事机构也该到了认真反思的时候。
评论